近日,英國匯豐銀行一項調查發(fā)現:中國七成 千禧一代 名下有房。
比例居全球首位,而無房者中,91% 在 5 年內有購房計劃。
在西方 千禧一代 又稱 Y世代 ,大致相當于中國的 80 后 和 90 后 。
英國廣播公司 6 日報道,匯豐銀行對全球 9 個國家約 9000 名 千禧一代 進行調查。結果顯示,中國 千禧一代 有房比例*,達 70%。
其余國家排名如下:
墨西哥(46%)、法國(41%)
美國及馬來西亞(均為 35%)
加拿大(34%)、英國(31%)
澳大利亞(28%)和阿聯酋(26%)
調查還發(fā)現,所有無房青年中,有 83% 表示今后 5 年內要買房,其中墨西哥和馬來西亞年輕人購房欲望*,94% 無房者要買房,緊接著是中國無房青年,達 91%。法國無房青年對房產重視度不高,只有 69% 有購房打算。
中國人對房產的看重從這組調查中可見一斑
記者隨機采訪了
幾位擁有房產和正準備買房的 千禧一代 。
結果發(fā)現
年輕人的買房驅動力更多來自父母
而購房首付也大多來自父母和長輩的支持
而中國家長普遍認為,兒子有房更好找對象。
北京 | 10 年前提前購置 動用父母畢生積蓄
今年 28 歲的劉程晨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,今年 10 月,他準備和相戀快兩年的女友結婚,兩人的婚房劉程晨早在 10 年前便購置妥當,堪稱超前布置?!?/P>
我那時候剛上大學,買房花了接近三百萬吧,基本上把爸媽的積蓄用干凈了,好像還找親戚借了一部分。 劉程晨說,當時聽聞父母決定要在北京全款買套房作為他以后的住處和婚房,對此他曾經還頗有微詞, 我那時候覺得北京的房價已經夠高了,這錢拿來買房還不如干點別的,沒想到還是父母有遠見。如果那時候不買,現在估計這錢勉強只夠交個首付。
劉程晨說,他身邊的北京本地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幾年前便由家里購置了房產, 特別是男孩,基本都買了房,清一色父母給的首付或者房款,頂多他們現在就還點房貸,說白了就是啃老。
與之相對,劉程晨身邊非本地的年輕朋友卻幾乎都沒有在北京買房, *是靠工資根本攢不夠房款,第二確實是買不起。聚會的時候他們都說,就指望著在北京賺夠了錢回老家買房去呢。
廣州 | 爸媽給首付 男女朋友一起當房奴
前年,在廣州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了 3 年的小肖在單位附近買下了一套屋齡近 15 年的二手房?!?/P>
從我工作之后,爸媽就催著要買房,說是有房子才能安定下來。 小肖說,他原來四川的父母專程過來了兩次陪她看房,終于選定了如今的住處, 當時首付給了 110 萬,我給了個零頭10 萬,剩下的都是爸媽給的。
當時也想過到底要不要買,不過眼看著房價一年比一年高,也就只有忍痛下手,基本也是把家里掏空了吧。 小肖說,所幸她和男朋友的工資收入還不錯,公積金也比較高,每個月接近 8000 元的房貸并未造成太大壓力,不過她還是感覺到了當 房奴 的壓力, 雙方父母動員我們還要買二套,一方面作投資,一方面考慮為孩子做準備 ……
我連婚都還沒結,就要考慮給小孩子買房了,我也真的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…
成都 | 丈母娘暗示 無房不婚
對于 31 歲的田先生來說,在成都買房的*原因是再不買,他的婚恐怕沒法結了。
來成都打拼了 8 年,在某公司做行政的田先生屬于不擇不扣的農二代。從小讀書勤奮,考上位于成都的知名大學后,他選擇了畢業(yè)后留在這里工作。
女朋友是他的大學同學,兩人相戀 10 年,因為女友也是外地人,家庭條件一般,所以買房一事一直并未提上上議程。
兩年前我丈母娘在過年的時候專門找到我談心,說應該考慮結婚了,女朋友馬上 30 歲了,不能再拖了。 田先生說,雖然他當即表態(tài)可以立刻結婚,但是丈母娘提出應該買一套房,老人家說的,沒房結婚也結不踏實。
感到壓力的田先生立刻籌劃買房事宜,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以及幾乎動用了全部存款后,田先生終于在成都城西按揭了一套期房, 今年交房,交了房就扯證結婚。
還好成都的房價比較‘溫柔’,首付交了 40 萬,每個月房貸 3000 左右。 田先生說,盡管如今有了房,但他還想爭取買個二套, 主要是想要二胎,順便為小孩做準備。
匯豐銀行的調查報道還提到,到 2020 年,中國男性將比女性多 3000 萬。
看到這里,有房和沒房的網友們心中也是五味雜陳:
@rawboned 兔咂:一項什么調查?誰調查的?調查了誰?我怎么沒被調查?難道我是個假的九零后??
@叫我張哥哥:買不起房、準備打光棍。
@標題汪:對不起 90 后的我拖你們后腿了!
@x[:看完我留下了眼淚
@柳一秋:沒車沒房還想找對象。 扎心了
@笨笨熊的日常:那我就是剩下的 30%。
@愿這世界如童話 z:都是父母的功勞 實在慚愧
@叫我譚先生 -:我畢業(yè)兩年不到也不得不背上了房貸